乐玩数学 悦享成长 我校自开办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学科活动。数学课外活动是学校数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指出: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同时可对课堂教学加以补充或深化,能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增强数学学习的活力。积极开展有益的数学活动,是实践素质教育学科常态化的、数学能力评价多元化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喜欢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探究真知、追求真理的品质,同时也为打造数学学科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小学部特在10月举办数学学科活动。 数学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快来瞧一瞧,培文校园里的我们一起有多嗨,在这里遇见不一样的数学! 以/数/为/伴 以/梦/为/马 数学活动内容 01 一年级:翻翻乐 游戏规则 1.共准备10张点数分别为1~10的扑克牌数字卡片,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分别抽取其中5张、6张、7张,打乱顺序后,正面朝上,一字排开。 2.游戏者有4秒种的时间记忆。4秒后,牌会被翻过来扣在桌面上。 3.游戏者凭记忆按顺序(从小到大)把牌翻开即可。 奖励:每过一关当场奖励阳光币一元。 《数字翻翻乐》是一个非常有趣好玩的动手小游戏,不仅能培养专注力,同时还能锻炼小朋友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朋友们,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也很想尝试这个小游戏呀! 02 二年级:百变魔尺 百变魔尺又叫“鲁比克蛇”,是高智能的智力玩具,可随意变化,自由组合。顾名思义可以变化成各种形状。 游戏规则 本次二年级使用的是24段魔尺,共设有四关,每一关根据相应级别难度完成固定的魔尺变形,4人一组同时进行,同种形状拼搭最快的获胜。 奖励:每过一关当场奖励阳光币一元。 欢迎来到魔尺世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玩转魔尺过程中可以锻炼观察力,动手力、手眼协调性,培养专注度。魔尺千奇百怪的造型,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增强记忆力,锻炼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从而得到更多的乐趣。 一支24段的魔尺也能玩出无限造型,这就是魔尺的百变功能,我们一起玩起来吧~ 以/数/为/伴 以/梦/为/马 03 三年级:巧算24点 游戏规则 由1至10之间的整数中,任意选4个数字,利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计算出所指定的答案24,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同一组数字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计算。四人一组,规定时间内最先算出者获胜,获胜者当场奖励阳光币一元,手持阳光币进入下一关,一共有四关。 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神情专注,争分夺秒,比准确、比速度、比思维、比智慧。廊道上一张张稚气的脸上都彰显着“我要闯满四关”的决心和自信! “24点”游戏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孩子们的智慧,孩子们可以“玩”中有乐、“玩”有所得,在参与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不断提高数学学科素养。 04 四年级:九宫数独 游戏内容 四宫数独,六宫数独,九宫数独共20题。 游戏规则 1.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每班共11个小组。 2.完成一题小组获得1个积分,教师在相应题目处盖章。 3.以班级为单位评选,积分最多小组获胜,组内同学共享奖励。 Trip.01 Trip.02 数独游戏全面考验做题者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虽然玩法简单,但数字排列方式却千变万化,所以不少教育者认为数独是训练头脑的绝佳方式。 以/数/为/伴 以/梦/为/马 05 五年级:24点游戏双关 游戏规则 闯关一:任意几人玩游戏规则: 1.给每人发4张牌。 2.根据手中牌上的点数用加减乘除计算出得数是24并写出对应的算式。写出一组即可盖印章。 闯关二:四人一组PK规则: 1.给每组发4张牌。 2.每组根据四张牌面上的点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每张牌上的点数只能用一次) 哪一组先算出得数24或用不同的方法算出24,也即可盖印章。如果都算不出,就重新发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同学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玩”中有法,“玩”中有乐,“玩”中有趣,“玩”中有得。24点游戏既弘扬了数学文化,又让学生看到了算法的多样性以及神奇数字的魅力。 06 六年级:玩转魔方 “魔方比赛”深受学生欢迎,它不仅能培养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能训练学生的专注力,提高对于空间的认识。 游戏规则 本次六年级举行的“玩转魔方”比赛是分为初赛和决赛两场,各班先进行初赛,决赛选手由每班各选拔5名同学参加,采用常规竞速玩法:将魔方打乱,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原者获胜。 Trip.01 Trip.02 小小的魔方在同学们的手中上下翻飞,旋转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啪啪啪啪”的转动声连成一片,仿佛在演奏着数学游戏与思维发展的交响曲。 数学之妙,妙不可言,唯与其交融。相信本次活动会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种下一颗数学的种子,只要我们精心培育,一定可以静待花开! 以/数/为/伴 以/梦/为/马 —END— 图文:小学部教务处 编辑:蒙庄红 初审:卢金霜 复审:王 蔷 终审:吴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