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辅导小孩写作业吗?
在辅导过程中,孩子依赖你吗?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说: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的爱,就是让孩子有能力随着逐渐长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父母的生活中分离出去。
可现实生活呢,“独立”沦为口号,这些场景常常出现:
家长A:
“我家孩子不叫个三五遍就不开始写作业”;
家长B:
“我家孩子只有我坐在身边才能写一会儿作业,一走开,立马放飞自我,好像作业是为我写的似的.......”;
家长C:
“我家孩子死劲使唤我——他一会儿叫“妈妈,帮我查字典”,一会儿又叫“妈妈,这个题怎么算?”一会儿还说“妈,我脖子疼、手酸,你帮我揉一揉,不然我不写了......”
家长D:
“我家孩子写完了,每次不检查就交给我签字;还有,有的题稍微想一下,或者查下书就能做出来,就是不动脑筋,空在那里.......”
1. 依赖
依赖起源于生活,大人随手的帮忙,界限不清,是孩子依赖的土壤。
依赖并不是从学习开始,也不会只有某个方面的依赖,一个在学习上会依赖家长的孩子最开始是父母创造了依赖的氛围,从穿衣、吃饭,洗漱、睡觉,到收拾自己的物品,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家长都习惯于帮着做甚至替代做,孩子直到长大上学了,生活方面的依赖也开始转移到学习上。大人虽然不能帮做作业,但做了很多作业周边的辅助。有些家长就是太付出,太有责任心,各种不放心,总想再多帮点。
另外,控制过多滋生依赖和抗拒。
另外也有一类情况,孩子起初是很想自己做,很有想法的,但大人总是不让,方方面面都是大人说了算,挫伤了他的积极性和自主感,孩子要么对抗,要么也就只好依赖大人。
2. 阶段性帮忙,帮是为了不用帮
作为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和学习课内外知识,出发点一定是想帮忙孩子走上学习轨道,辅助他形成自控力,有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而不是帮倒忙,或者一直帮下去,帮到地老天荒。
所以,帮忙一开始,就要想着帮忙只是个阶段性的,帮的目的是为了不用帮。
注意: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依赖,一旦有所改变,肯定会不适应和反抗,希望重现以前“呼来喝去、颐指气使”的美好时光。这时,你和家人一定要坚定立场,坚守原则,统一战线,只要制定好了撤退计划,一定要执行,但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3制定脱离辅导计划,循序渐进地放手,战术性后退
帮多少,怎么帮?哪些帮,哪些不帮?根据孩子年龄、过往情况,我们家长要心中有数,且战且退,在管理孩子的同时,启动放手的程序,也可以制定逐步脱离依赖计划。
孩子学习能力、自律水平还没有跟上,不要一下子就放手不管;
也不要今天放一下,明天管一下,这件事放一下,那件事又管一下,混乱无序管理;
还要克制自己“老母鸡心态”——舍不得放手,点点滴滴中纠缠。
目前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我们直接退出;
已经经过一段时间帮忙,孩子练习一下,能自己做的,我们逐渐放手。
孩子暂时还无法自我管理、缺乏自制力的,我们来管。
我们需要基于孩子现状,找出合理的管理边界,核心就是少管,和沉得住气。
以前写作业要提醒7、8次的,减少一半,到3、4次;然后再减少。
遇到孩子拖拉、不守约的情况,先沉默观察、等待,根据他之前的情况,给个等待期,有的孩子要10-30分钟,甚至1个小时的启动,等待时间到还不去写作业,就要出面提醒,干预一下。
——这个过程必不可少,孩子自己经历内心斗争、挣扎,一次次的练习自控自制,一旦有过几次成功经验,孩子的自控力会进一步增强,在催孩子开始写作业这件事情上,就可以逐渐放手了。
另一方面,大人也并非完全不管,有个预计时间,我们保持着监督的力度,但减少了提醒次数,不破坏亲子关系。
依赖问题由来已久,到了退出作业辅导,有的孩子需要一两个月,有的需要三五个月,严重的甚至需要一年半年才行。
所以,对于孩子改变的漫长过程,我们要拿捏好这个分寸,不能太冒进,心态沉下来最关键。步子小一些,方法多一些,多去尝试、观察和调整,还要随时保持监督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