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刚升入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学校里组织了选拔小主持人大赛,老师给我打电话:
孩子平时表现力很强,这可是个好机会,让孩子上台试一试吧! 我一听,这是好事呀,便满口答应了,谁知回来和儿子一商量,儿子直摇头: 我不行,我不上,我怕丢人。 左劝右说,孩子怎么也不同意,说到最后还哭了。我满肚子都是气:孩子这是怎么了?以前还挺好,现在长大了,怎么就连上台的胆儿都没有了? 没办法,我只好向孩子的老师求助: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 升入三年级后,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孩子在课堂上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课堂上回答问题也不够积极,不如一二年级时那么自信了。 这段时间我的工作一直比较忙,并没有发现儿子情绪异常,而且儿子也从未主动提起过这点,所以我一直没有留意。儿子会是因为不够自信才不肯参加比赛的吗? 其实,在孩子升入三年级之前我就做过功课:著名心理学家边玉芳在《读懂孩子》一书中写道:三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孩子在一到三年级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评价呈下降趋势,发现自己没想象中能干,会经历一些挫折,自信有所降低。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有人会说:我们可以教育孩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点不仅对三年级的孩子无用,甚至对很多成年人也是无用的。 早在1902年,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就提出: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身边人的鼓励,他需要在我们反复的肯定性语言中寻找自信,从而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那么,该怎样改变儿子心里认为的“别人觉得我不行”的想法呢?我决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与老师沟通,希望能再安排儿子进行一次课前演讲,老师马上明白了我的用意,表示支持。 没过几天,我就见儿子皱着眉头心事重重一副发愁的样子,我问儿子: 这是怎么了?说出来,妈妈跟你一起想办法。 他郁闷至极: 前两天我已经课前演讲过了,老师怎么又安排我呀?我怕自己不行。 听到儿子把“我怕”和“我不行”挂在口头上,我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但我还是压着自己的情绪,把儿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准备课前演讲这件事情上。我先和儿子商讨,什么样的内容更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选定内容后又陪着孩子反复练习了几次,最后还把爸爸拉来客串了观众。 即便做好了准备,儿子在演讲前一晚还是打起了退堂鼓。我认真地对儿子说: 儿子,在爸爸妈妈眼里你永远都是最棒的那一个,我们认真练习,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没问题。相信自己,你的演讲很精彩的! 第二天放学时,儿子兴高采烈地跟我分享同学们听到他课前演讲时的反应,最后他长舒一口气跟我说: 妈妈,原来我也能做好!这种感觉可真棒! 我终于又看到了那个自信阳光的儿子。其实孩子的自信心就是在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情里慢慢累积起来的。对孩子来说,当自我价值感被满足了,他便很喜欢去做某件事,而成人的不断认可和夸奖,会让孩子内心产生一种“我很强大”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自信的感觉。 想要培养出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只有持续不断的口头鼓励是远远不够的,孩子是在学习中成长的,他可能时刻都需要知道事情该怎么做。 当他做得好的时候,家长及时肯定和认可;当他没做到的时候,家长教导他如何做,把焦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而非抓住孩子的问题不放,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我们都明白,孩子不可能样样都好,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瓶颈。我们帮助孩子突破瓶颈的过程就是建立孩子自信的最佳时机。 当我们帮助、陪伴孩子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时,孩子就会在这过程中掌握一项又一项“技能”:面对困难的勇气,解决困难的办法,战胜困难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做家长不易,做一个爱思考的智慧家长更是难上加难。且行且修,盖老师愿与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