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留言! 确实,我们都明白自律的意义——自律有结果,不自律有后果。 自律,意味着成就感、满足感,而且越优秀,越自律;越自律,越自由! 人的自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够有规律地坚持行动,做一些事情;另一个是能够停下来,有节制地抵抗一些诱惑。 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良好的自制力,例如孩子到点了就放下手机,自觉去写作业,但现实却恰恰相反,一般是到了看手机的点,孩子会非常自觉、一分一秒都不拖延地拿起手机。 所以当他渴望一件事情的时候,去执行的行动力自然会很高,但是让他去做一些我们认为的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他就没有那股劲了,甚至可能反感抗拒,或者被逼无奈、敷衍了事。 这种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情上面,其实不能说他的自制力差,而只是他没有兴趣和意愿。 不知您想过没有,当孩子做那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提醒他的,例如孩子写作业,到点了还在写,我们从来不认为这是他们时间管理不好,不够自律。 而当孩子在看电视玩游戏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却会经常在旁边督促他、提醒他时间,勒令他到点就要放下。 我们评价孩子自觉性高低的标准,带着主观的偏见,孩子就会觉得不公平。订的目标、期望跟孩子的实际情况差距太大,孩子就会有心无力,老是被催促、要求,就觉得是在为家长学习,心生抗拒。 还有一种,孩子无法抵挡诱惑、不够自律,有可能是爸爸妈妈过度禁止,给孩子制造了一种无形的"饥饿感",因为越是被禁止的事情,人反而越想做。 怎样帮助孩子提高自觉自律 减少拖延? 自律水平跟年龄有关 三年级以前的孩子,主要是他律,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和能力发展,逐渐由他律转为自律,自律能力的养成是一个过程,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都是可以努力变得更好的。 自律来自于自尊水平 一个人爱自己,珍惜自己,觉得自己有价值,才会自律。他们内心更少冲突,更多生命力、行动力去发展自己,可以把精力拿来学习,建设自己,而不是内耗。 自律来自于榜样认同 作为爸妈,我们是孩子认同的榜样。 当你自己比较自律的时候,孩子也会发生改变的。 自律来自于放手,让孩子自主 与其不断地提醒和催促孩子,我们可以把事情的自主权交还给孩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间帮助他获得一些好的体验。 给予孩子多一些耐性、信任以及赞赏,平等的沟通。 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不够自觉,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听孩子的想法,没有和他平等地沟通。如果孩子愿意去管理自己的话,至少可以去认同和赞赏他的努力。 同时,如果一个孩子本来并不是很自律,然后希望他马上变成一个非常自律的人,这种可能性不大,自律能力是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 也有家长曾问我如何提高自律: 其实一样的,如果把自律与正确挂钩,看不到自己真实的身心状态;对自己要求严苛、不接纳,看不到自己做到的,只盯着自己没做和做不到的,就会有很多的焦虑、自我怀疑、自我攻击。然后又因为这么多内耗,降低行动力,没办法自律,进入恶性循环。 可是,自律是长期养成的习惯,而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属性。在容易和正确面前,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容易。而自律的人之所以自律,是因为内心内耗少,思绪不纠结,进而行动力高,他们更容易通过长期的坚持,把自律这种行为融入进自己的身体、心理中。 怎么改变 想搞定拖延不自律,动力靠不住,意志力靠不住时,靠什么,靠小行动! 当人在一个小事情上做改变,并且坚持的时候自控能力会增强,会让你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不拖延,更自律。如果想要孩子坚持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的时候,可以挑一个它附近的小事情及时开始,然后带着他把大事情做完。 对待拖延,不要完美,要完成! 有些孩子不想开始,是因为要求完美、不够自信,那就记住这条原则,做得差也比不做强。 我们对待孩子的拖延,可以从降低开始学习的难度,升高玩电脑的难度开始。例如给电脑设个密码,wifi要重新插电再连网络,启动时间超过20秒。 总之,自律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可以通过小行动逐渐培养。 放松点,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