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将个人的注意力和热情投入到他人的利益之中,而非仅仅关注与他人无关的个体利益。“我”通过参与并融入“我们”而发现意义和快乐。
——蒂娜·佩恩·布莱森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校园中同伴间的纠纷自然也不可避免。 有的家长一听到班主任的来电就紧张,生怕自家孩子又挑起了什么争端;有的家长常听到校园霸凌的新闻,再看看自家孩子回来从来不提和同学的矛盾,也隐隐担心是不是孩子曾受过伤害却瞒着不说。 “人际关系”的复杂就在于人和人各不相同,却要在同一空间、时间因为某些事情需要共处。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你可能会想到这些词——热情、同理心、灵活、真诚、尊重……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能异中求同”。 这里的“异中求同”不仅仅是要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中找到共性,还包括了当事情走向和自己本意发生冲突时,我们要能找到平衡点。要练就这样的能力,最好的实验室就是学校,最好的演习机会则是同伴发生冲突时。 在校园生活里,若要把学生间纠纷按内容分门别类,恐怕没有谁能理出头绪,只有老师想不到的,没有学生吵不成的。就我个人的教育观察,同伴间纠纷无非两类——情绪引发冲突、观点导致矛盾。 因此,家长们平日在教育孩子时,可从这两点切入——处理情绪,解决问题。 首先请各位家长自省,回想自身平日和孩子的言谈中有无以下两种类似的表达: 1.“你心里难道不清楚吗?”“这还用说么?”“你还嫌自己吃得不够多吗?” 2.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句话叫“每一个不好好说话的人都是反问小能手”。第一种反问句模式,会让孩子在谈话中感觉到被轻视。家长经常用反问句,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当他们不能发起反击时,就会转而用相同的方式攻击学校里比他们年龄小、个子比他们矮、性格比他们内向的同学。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心理上完成一种补偿。 第二种表达是习惯性比较和习惯性打击,这也会降低孩子的自尊。低自尊的人往往对于自己的评价也是低的,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对其他人的评价也会更低,这就不容易建立“共情”,而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又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同学间最容易起冲突的,就是在错误表达情绪上,而情绪表达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在语言上,父母使用怎样的语言和孩子对话,很大程度上会被孩子复刻到平日的人际交往里。 如果家长没有以上的暴力语言,那么请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你是否常常在孩子面前轻易地对他人进行评头论足? 2.当你和家庭其他成员发生冲突时,你是先发泄情绪还是先处理问题? 轻易地对他人进行说三道四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当我们在随意评价他人时,通常是情绪先行,心里早就为对方贴上了某种标签。在我们诉诸语言时,会越说越激动,原因是我们的自恋会随着批判对方而膨胀。 这样的示范看在一个尚不懂把人和事分开的孩子眼里,就成了“常态”,孩子一旦把这样的做法带到学校,随意贬低其他同学,冲突则不可避免了。 家长若不存在以上问题,也不代表孩子没有这些问题,更不代表孩子的人际交往没有问题。 有些人的主管共情和人际关系的神经通路中,神经元联结天生就比大多数人少。就像有阅读障碍的孩子需要通过练习来建立大脑中的相关联结一样,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障碍的孩子同样需要建立和培养大脑中的相关联结。 这种联结最初是在家庭中完成的,现在,请你回想一些过去的场景: 1.孩子犯了错,通常你会如何惩罚? 2.当你发现自己误解孩子后,是否曾向孩子道歉? 3.你是如何面对孩子的质疑的? 细心的家长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场景都指向了“你”和“孩子”的互动,如何处理你们之间的不同,会影响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 前文已提到了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共情力,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洞察力。每个人的性格、家庭背景不同,对于青少年来说,要直接做到“共情”是非常难的,但是我们可以先培养孩子“洞察”。 先从外在感受开始,学着倾听别人说什么、观察别人做什么。那么对应的,家长要想培养孩子有良好的洞察力,最好自己先学会倾听、学会观察。 还是这三个场景,请家长再追问自己几个问题,也可让孩子回答: 1.孩子犯了错,通常你会如何惩罚?效果如何?(孩子认为效果如何?) 2.当你发现自己误解孩子后,是否曾向孩子道歉?孩子的反应是什么?(孩子当时的真实感受是什么?现在回想起来的感受是什么?) 3.你是如何应对孩子的质疑的?有无追问过孩子提出异议的原因?(孩子提出异议的原因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旨在提醒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观察他们的身体语言。孩子有时出于无奈、无力,一时一刻的表现可能存在着伪装的成分,要想真正了解孩子,无他,唯诚而已。只有“被看到”、“被听到”的孩子才能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被尊重”。 友情提醒: 和你的孩子保持距离 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同伴关系处理不善而焦急,甚至痛苦,恨不能每一次都能自己出面解决,既要安抚自家孩子的情绪,又要帮孩子和同伴甚至同伴的家庭修补关系。 我想提醒的是:家长,可以是孩子的保护者、参谋,但不要处处充当拯救者。对孩子的最大保护,是教会他如何独立面对纷争,如何处理矛盾,告诉他在什么特殊情况下可以向哪些人获得最直接的帮助。 事事包办可能导致孩子“自私、孤立或者过分依赖他人,令他们头脑贫乏、依赖性强、心理过于脆弱,容易在不健康和有害的关系中受伤”。
和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 同伴关系的问题最常出现在学校,因此家长在预防问题上可以做的很多,但在解决问题上有时碍于信息不对等、有时碍于能力不足,不太容易觉察到孩子的问题。 因此,我建议家长们关注老师的学期评价,平时也可向老师主动了解孩子在校的人际交往情况。 另外,还有种情况也值得家长关注——有些孩子在校和同伴发生了冲突后,即使自身没错,也不会第一时间寻求老师帮助,回到家只能闷闷不乐,此时,家长要通过引导性问题了解情况,发现异样,要及时向学校了解情况,以免孩子在校发生被团伙欺凌、歧视等问题。
推荐阅读:
《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推荐理由:现代人的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多元,语言表达的模糊性大大增加了,沟通成本也相对提高了。一句话能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话也能把“星星之火”扩大到足以“燎原”的地步。这本书能帮助你拆解语言背后的思维,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表达策略,帮助你把自己的真正感受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 阅读难度:适中
成长袋 伴随青春期的身心发展,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会在孩子的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一度超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的作用在青少年的心目中被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同时,这时期也最有可能是形成小团体和意见领袖,有很多孩子为了获得成员的认同感和团体归属感,不惜隐藏自己真实想法和意愿,跟随同伴和意见领袖行为,甚至作出有违成人社会规则的事情,所以这个时期择友的质量变得很关键。而孩子在前一个阶段是否得到父母重视和关爱,是否进入一个同质的同伴群体,则对这个时期的同伴关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