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母双全的普通家庭,爸爸在育儿中该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看一下基于中国传统与国情的博弈:
第一回合 传统观念博弈 “男主外女主内” VS “养不教父之过” 第二回合 历史名人博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VS 窦燕山,有益方,教五子,名俱扬 第三回合 社会变迁博弈 大国一体化背景下的父亲角色 VS 全球多元化背景下的父亲角色 如果以思辨的方式进行讨论,这三个回合可以“大战三天三夜”没有定论。 放眼全球,以实证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结论为基础,清晰划分应用边界,已成为当代家庭教育项目的主流趋势。 我们曾在《尴尬多过贡献?爸爸育儿能做什么?| “好队友”养成系列》中展示过在爸爸参与育儿的家庭中,孩子未来可能有的优势(以美国家庭为群体样本的数据): 然而,在当今中国的许多家庭中,常常是这样的画风: 今次笔者将通过递进展示15项实证研究,为大家剖析爸爸参与育儿的动力和促因。 01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决定了他/她面对一种情境时愿意付出多少努力”(1)。 我觉得我努力了也做不好,我不如别努力了,白费劲儿! 这事儿我肯定能行!什么?非我不行?那我肯定得干! 大老爷们儿的责任感来了。 02 父母的育儿效能感 (Parenting self-efficacy) 指父母对自己育儿理念和实践能力的信念(2)。通俗说是父母对自己育儿能力的评估判断。 03 父亲的育儿效能感 许多研究表明,父亲的育儿效能感(fathering self-efficacy)越高,就更愿意参与育儿(3,4),育儿满意度也就越高,还会增进父亲对孩子的感情(5),反之,父亲参与度就越低。 我们都知道,信心来源于对能力的自信,而自信,有时候还需要外界的反馈和肯定。 04 中国父母育儿效能感主要来源 在中国家庭中,父母的育儿效能感来源于孩子获得的声誉和成就,孩子的学业成就能体现家庭荣誉感,孩子行为代表了他们的成长(6)。 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父亲的育儿效能感是从外部验证而获得的——孩子的成就,有别于西方国家父亲的育儿效能感来自于和谐的亲子关系(7)。孩子拥有高学业成就和举止得体也象征着父亲育儿的成功,因此,具有较高育儿效能感的中国父亲会比西方国家的父亲更积极参与到育儿中。 那对于本身育儿能力较弱的父亲呢?曾经意气风发的育儿尝试,却屡屡成为大型翻车现场,如何能够让老夫重新燃起育儿信心? 05 婚姻满意度能够改善低效能感父亲的育儿参与度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好的婚姻关系,对育儿、亲子关系、孩子发展成果,都有积极影响(8),而婚姻满意度更是对父亲参与育儿有明显影响(9),这点在中国父亲身上也得以体现——拥有亲密、稳定和幸福婚姻关系的父亲,更积极参与子女抚养(10),和孩子在身体和情感上的联结也更紧密(11)。 而消极的婚姻关系会暗损父亲与孩子的关系,随着婚姻关系的恶化,父亲会疏远孩子(12)。 从荧幕走向现实,这对曾不被外界看好的恋人,恩爱扶持,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终成幸福眷侣。之后伴随二人微博火爆,邓先生育儿技能之尴尬也是网友们有目共睹的: 然而这些年来,孩子非但没有被“带坏”,邓先生的育儿参与度似乎还越来越高,画风也一度温馨俏皮,惹人羡慕。 06 传统意识形态作用 另一方面,有一些婚姻满意度低的中国父亲,出于责任和义务仍然会参与到育儿中,他们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育儿动力来源于传宗接代和家族声誉。 07 婚恋不足,亲子来凑 另一种则是夫妻关系恶化,反而促进亲子关系:有些家长会为了补偿在夫妻关系中缺失的情感和满意度,花大量心力关注孩子,以求在伴侣身上得不到的情感需求在孩子身上得以满足,会夸张地关注孩子的需求,因此可能导致过度养育(13)。在笔者咨询过的案例和周围人的经历汇总来看,这种情况以母亲和离婚后的父亲居多。 08 拯救妈妈的婚姻满意度 “爸爸的婚姻满意度不高?老娘我的婚姻满意度还更不高呢!”——代言人:压力妈妈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双向努力,爸爸参与育儿越多、效能越高的家庭里,妈妈的婚姻满意度也会更高(14)。 09 当代家庭的“进化” 香港城市大学的一份研究发现(15):当代很多家庭不再只关注后代的学业成就,而是也开始更多关心婚姻质量——爸爸因为婚姻满意度高,会为取悦或奖励他们的妻子而更积极参与育儿,也会对孩子有更多情感表达。 分析 /analyse/ 育儿压力常常被视为是父母参与育儿的一大障碍。 有些育儿能力不太够、信心不足的爸爸, 因为婚姻关系较好, 在妈妈的鼓励下, 育儿压力更小, 也有更高的育儿参与度, 实践多了,能力也就提升了。 还有,婚姻满意度高的家庭氛围较好, 在妻子鼓励下,爸爸也更愿意参与育儿来表达对妻子的感情。 归纳起来,如果希望爸爸更积极参与到育儿活动中来,简单来说抓两点: 1 增强爸爸的育儿效能感——提升育儿能力+鼓励肯定; 2 提高婚姻满意度。(15)
#怎么做?#
来看看三种组合,您家是哪种?
A婚姻满意度高+爸爸育儿参与度低 如果爸爸育儿参与比较少,但婚姻关系尚可,妈妈可以通过提醒、鼓励、肯定来增强爸爸参与育儿的意识,稍具经验,爸爸便会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育儿的有力助攻。 随着孩子年龄渐长,教育比重大于养育,如果妈妈愿意,有的爸爸也愿意反客为主,主动承担育儿主要责任,让妈妈更省心。 B婚姻满意度中低+爸爸育儿参与度高 如果婚姻关系不太理想,但爸爸育儿技能和意愿还行,可以做好育儿分工,分配最适合各自的育儿任务,爸爸积极参与育儿,便能侧面改善妈妈的婚姻满意度; 妈妈也注意在过程中多鼓励和支持爸爸的育儿尝试,夫妻间多肯定对方的贡献,分享共同育儿成果,从而逐步改善彼此关系。 C婚姻满意度低+爸爸育儿参与度低 如果爸爸参与育儿的状况和婚姻关系都不太理想呢? 建议先从改善成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如果夫妻回不到原先的亲密状态了,还因为孩子的利益最大化去建立共同育儿(co-parenting)关系,承认彼此的父职或母职身份,给予对方育儿空间和时间(除成人自理有困难或虐待儿童者),避免在孩子面前产生激烈冲突,切忌将孩子卷入成人之间的纷争中——如要求孩子站队或者传话——否则会令孩子无所适从或迫于“生存需要”而扭曲适应,逐渐忽略乃至荒废了自身发展,只顾寻求短期的快乐解脱。 #提高婚姻满意度带来更多生活小确幸# >> 婚姻满意度能缓解体罚的代际传递 如果一个爸爸的婚姻满意度比较高,那他体罚孩子的可能性也就更小,即使他小时候受到较多的体罚(16)。 大白话:“虽然(我)小时候你爷爷打我,但我还是舍不得打你。” 反之,人还是比较容易按照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来教育孩子的,因为熟悉。 >> 高婚姻满意度还能缓解特定困难对生活品质的影响,改善抑郁状况(17)。 家应是为每个家庭成员挡风遮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