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不久的两会中,有一个提案引起了强烈反响。
“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
马委员的建议恰好也与日前教育部提出的“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大方向吻合。如果真能落实,对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好处。
不过,这个提议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论,我们搜集了网上不同的声音,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的。
我支持:
为家长、孩子减负,让教育回归教育
1、 减轻了家长课业辅导的压力
众所周知,辅导作业对于家长们来说可是一件头疼的大事。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精疲力竭,还要打起精神来辅导作业。现在,终于有人接过这个“烫手山芋“了,一方面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让家长摆脱家长群里一大半烦人的”业务”,何乐而不为呢?
2、在校完成作业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教室的氛围利于孩子专心做作业,遇到问题时,还可以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能及时回答、反馈给孩子,促进孩子理解、吸收当天学习的知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3、更多的时间用于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
取消家庭作业不等于不让孩子学习,而是写作业的地方在学校,改作业的人是老师,而不是家长,家长主要负责学业以外的其他教育。
当前的小学教育,大量的课外作业占据了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时间。应该适当地将时间增加在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上,增强学生体能,训练学生的坚韧品格。
4、孩子上下学与父母上下班同步,节约育儿成本
2017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全国1998位幼儿或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4%的受访家长常因接送孩子上下学而苦恼,95.8%的受访家长认为没时间接送孩子的普遍难题应引起重视。
如今,二胎时代来临,很多家里的孩子不止一个了,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帮忙照顾或者是双职工家庭,想必面对孩子的上学问题一定头疼不已。当孩子上下学时间和家长上下班时间接轨,会极大地方便家长们的日常生活,缓解育儿焦虑,节约校外托管成本,将时间、金钱投入到更高效的活动中去。
我反对:
教育变轻松是劫贫济富
1、学校与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加,会不会转嫁到孩子身上?
“马光瑜委员认为,当前小学放学时间太早,许多家长由于工作无法接送孩子,建议延长放学时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学校可以象征性地收取一定费用。”
推迟放学时间,那么孩子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如何保证老师们辅导作业时段的待遇呢?老师也是人,也要吃饭休息,也要养家糊口。一边呐喊着提高教师待遇,一边增加老师的工作负担。长久以往,教师的工作压力徒增,心理健康水平势必受到影响,这样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状况?
此外,托管孩子的收费怎么收?谁来收?谁监管?这样势必要增加学校的运营成本,增加运营成本就意味着增加教育成本,环环相扣,兜兜转转,压力又转回到了家长这边。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2、做完作业后的时间干什么?
学生再也不用写家庭作业了,但是学业压力小了么?并没有,只是把作业在学校完成了而已,换个地方写作业不代表减少作业或是不写作业。相对而言,学生自由的时间并没有因此而增多。
小学生减负越减越多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学校减了,到家长那里又加回来了。回家没有作业,有多少家长敢真正放心地让孩子无忧无虑的玩耍?孩子们就算不做作业,也有无数的培训班、兴趣班在等着他们。
此外,说是培养综合素质,但是怎么培养?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培养的条件。最终,举手欢呼的怕是一众课外辅导机构、素质拓展夏令营,跃跃欲试,即将迎来新的一波“红利期”。
3、治标不治本,根本在于教育资源不平均
马光瑜委员认为,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重,还衍生出义务教育商业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教育的压力也客观导致了年轻人生育欲望的骤减。
但是,家长含辛茹苦地养家育儿,孩子寒窗苦读十二载,九年义务教育本质上就是一场比赛,是面向高考这一目标毕其功于一役的接力跑。教育资源的不平均,使得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一直深深扎根于广大普通孩子的脑海中。只是取消家庭作业,如同隔靴搔痒,并不能让孩子们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反而有可能在学业竞争中,逐渐演变为一种增负。
纵观双方的观点,都可谓有理有据、有利有弊。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